北京大学开设讨论班,《原神》成为必修课,被网友吐槽是肥宅养成班,近日,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在其学生学术学会的官方公众号上发布了2025-2026学年新生讨论班课程介绍,其中两门以《原神》为主题的课程引发了广泛关注与争议。
这两门课程分别名为《原神启动:至冬之国的历史原型》与《原神启动:提瓦特大陆的政治哲学》,均归属政治学方向,这一安排在不少人看来颇为新颖,但也因此掀起了一阵舆论风波。
首先,从教学安排来看,元培学院的新生讨论课是一种通识教育性质的必修课程,主要面向大一新生,旨在通过小班讨论的方式,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学科的研究方式,拓展学术视野,课程强调文本阅读与思维训练,并非传统意义上的“专业课”,更注重引导学生批判性地思考现实与理论之间的关系,在这样的框架下,选取《原神》这一流行文化现象作为政治学的讨论切入点,并非毫无逻辑。
展开剩余63%实际上,近年来以《原神》为代表的二次元文化早已渗透进主流社会,不再仅限于特定的“亚文化圈”,作为一款全球现象级的开放世界游戏,《原神》构建了一个高度复杂的虚拟世界观,不同国家(如璃月、至冬、枫丹)具有明显的现实政治与文化映射,例如至冬国在设定中具有浓厚的苏联时代氛围,而枫丹则隐含对司法正义与权力运作的深层探讨,若从政治哲学角度分析提瓦特大陆的统治体系、人民与国家的关系、神权与民权的张力,其实正好契合政治学科的多个经典议题。
当然,这种课程设计仍旧引发不少质疑,一部分人认为,以游戏为讨论主轴,容易让严肃的政治学课程娱乐化、肤浅化,甚至有网友讥讽为“肥宅培训班”,质疑者担忧,这种以流行文化为媒介的课程可能在形式上博眼球,实质上却无法深入严谨的学术讨论。
然而,也有人持更开放的态度,他们认为,高校课程的创新与突破本就应该允许多样化的尝试,只要课程内容扎实、讨论引导得当,借助《原神》这样的媒介反而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辨能力,在信息爆炸与注意力稀缺的当下,教育的有效性,或许正需要这样一种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“学术亲和力”。
归根结底,课程是否“水”,不是取决于选题是否新奇,而是看教学内容是否严谨、讨论是否深入,若《原神》能够成为通往政治学核心理论的桥梁,而不是逃避思维挑战的借口,那么它就值得被纳入大学课堂,教育的意义,从来不是抵制流行,而是赋予流行以思考的深度,对此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?
发布于:广西壮族自治区七星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