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们现在所在的点位是整个陶阳里的核心重点位置——御窑厂,它是由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下旨……”正值周末,陶阳里历史文化旅游区内人头攒动,讲解员李洋正和往常一样,热情地为游客讲述着面前可观可品的千年陶瓷文化历史和故事。
李洋正在为游客讲解
今年三十出头的李洋,是土生土长的景德镇人。出身于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的她,毕业之后也一直从事着陶瓷相关的行业,而成为一名讲解员似乎是她人生中的意料之外,但其实顺其自然。
陶阳里曾经是古代制瓷业最重要的生产基地,是景德镇历史的核心区与“活化石”,当我们提起景德镇乃至中国的陶瓷史,一定绕不开这里,而如今除了陶瓷之外,陶阳里也迎来了天南海北的游客。
“我在这里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,他们对于陶瓷的认知可能有完全不一样的角度和感悟,这让我觉得很有意思,也很受启发。”李洋说,不久前她接待了一名来自江苏东海从事水晶生意的游客,在听完她的讲解后,那名游客提出了瓷器是否能和水晶相结合的问题,当下李洋回答道,锔瓷的工艺其实很早就有,至于瓷器能否和水晶结合,需要进一步了解二者材料和工艺上的实际问题。一番简单的探讨无疑让两个人都有很大的收获。
展开剩余64%但偶尔,李洋也有被“问住”的时候,就是这小小的“差错”,成为了她不断学习和探索的动力。面对当下无法及时回答的问题,李洋在工作之余,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查阅专业书籍、观看相关的科普内容或是请教专业人员,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,为下一次讲解做好最充分的准备。
“被问住并不可怕,每个人都不是全知全能的,关键在于如何探索和解决,并转化为自己的一部分,这其实是一个学习和积累的过程,陶阳里在这方面也给了我们很大帮助。”李洋笑着说。
创5A在即,针对讲解内容以及讲解过程中的礼仪规范,陶阳里为讲解员们定期举办了一系列专项培训,会议研讨、情景演练、实地讲解,全方面多角度地提升讲解员的知识储备和表达技巧,李洋也在一次次的培训学习后,一步步将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,吸收内化形成自己独特的讲解风格,收到了游客们的一致好评。
陶阳里开展讲解员培训活动
在李洋看来,讲解员的工作并不是简单地照本宣科,一方面要根据游客的反馈事后及时调整路线,不断提升游客的游玩体验;另一方面,面对不同年龄段的游客也要灵活调整讲解内容,确保每位游客都能听得津津有味。有一次,李洋正为一群年轻人讲解着御窑博物馆里的青花穿花龙纹鹤颈瓶,她笑着问大家这个瓶子像不像《哪吒》里敖丙的武器,这句话一下子就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好奇和共鸣,纷纷探着脑袋过来看。
“这其实是一位年轻讲解员分享给我们的,非常符合年轻人的‘梗’。如何讲解才能让游客有代入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,所以我们时不时就会在办公室里交流探讨、相互学习,一起总结一些有意思、更贴近当下生活的讲解词。”李洋说。
今年是李洋在陶阳里工作的第三个年头,她已经接待了近千批次的游客,每天一万六千多的步数时常登顶朋友圈,寒暑假和节假日忙得脚不沾地更是常态,但工作中的她永远洋溢着笑容,活力十足。
在陶阳里,像李洋这样的讲解员还有十多位,她们用最饱满的热情和最专业的态度持续讲述着陶阳里的故事,传递着景德镇的文化内核,既有深度更有温度。
“我们想成为一支优秀的讲解员队伍,每一位讲解员都在朝着这个共同的目标努力。我们想把属于陶阳里的历史和故事讲给更多人听,把千年陶瓷文化传承下去,为陶阳里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贡献‘星星之火’。”李洋目光坚定地说。
( 全媒体记者 张若茜)
景德镇市融媒体中心出品
发布于:北京市七星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